专业加工中心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 采购
  • 企业
  • 产品
  • 资讯
搜 索

中国制作亟待回归“本心”

  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突然发布关闭,微软逐步关停原诺基亚在华的北京和东莞工厂,日本大金、夏普、TDK等打算进一步把制作基地迁回日本本土,松下、耐克、三星、船井电机等则在加速把生产业务从中国迁到东南亚和印度……不难创造,外资撤离重要针对中国单纯以加工为主的制作业。

  本报记者陶娅洁报道就在奥巴马访问有“新底特律“之称的田纳西州,参观制作业复兴成果—更多的大公司回流以及更多的生产线和车间时,频繁的外资撤离气氛正笼罩着中国制作业。

  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突然发布关闭、微软逐步关停原诺基亚在华的北京和东莞工厂,日本大金、夏普、TDK等打算进一步把制作基地迁回日本本土,松下、耐克、三星、船井电机等则在加速把生产业务从中国迁到东南亚和印度……外资撤离潮,实体经济衰落一时间成为热门。

  广泛分析认为,人力成本上升是重要原因

  不过,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较2013年降落8%,降至约1.26万亿美元。

  但是,中国去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约为1280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约3%,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流入国。

  “产业转移并不等于撤离中国

  ”有网友如是说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也认为,撤离只是少数企业的行动,不能以偏概全。

  放眼全球,美国、日本等制作业大国都曾经历过制作业外流,然而历经调剂、重塑,仍旧矗立于世界制作前列。

  因此,外资撤离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制作业的未来在哪里?低端制作已成殇“外资撤离重要针对中国单纯以加工为主的制作业。

  ”中国机械工业经济研究院陈博士对《中国产经消息》记者说道。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过程加快,国内市场潜力宏大,经济增长快速,生产要素价格较低。

  在此大背景下,东亚和东南亚的制作业中心开端转移向中国,珠三角和长三角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制作业外移的重要地区。

  尽管如此,发达国家并无脱离制作业

  在全球化制作系统中,跨国公司依附较强的核心能力,盘踞着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上端,把持核心技巧和高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借此大规模占领海外市场和获取高额利润。

  然而,中国制作生产的多是技巧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

  一台电脑,芯片生产于硅谷,用日本的精密机械进行制作,生产主板,在东莞生产外围设备,最终组成产品。

  在《中国能否赶超日本》一书中,作者指出,中国一些大企业尽管依仗国内市场的轻车熟路,凭着在国外市场的超低价格,形成宏大的销售量,但是其生产的产品基础还是“过去由日本独自制作的那些产品”,只不过制作成本非常低廉而已。

  特别是中国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宏大无比的消费空间,低价格普及品已经足以受到欢迎,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开工率和必定的利润,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企业也许真的不怎么去考虑“依附制作一级品来竞争,或是参与新技巧开发的比赛”。

  就在今年春节,佛山传来“企业岗位缺口人数将有8万-9万人”的消息。

  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在过完节后,又坐上汽车和火车,直奔那些有经济开发区的城市去。

  于是,用工企业的请求也一降再降,“只要是个人就可以了”。

  “中国缺乏制作业文化

  中国制作业老板的目标是挣钱,合适时马上转移到其他更挣钱的行业中。

  中国还缺乏熟练产业工人,同样是因为工人的目标是挣钱而非在岗位上精益求精

  ”有评论人士说道

  陈博士认为,不少制作企业盲目短视,为了眼前利益放弃长远方案,企业家有惰性,对产品的创新和研发投入不够。

  相比于10年、20,中国产业工人无论是素质还是技巧都有大幅提升。

  我国制作业整体程度不高,和我国生产方法的落后有关

  这也导致从业人员即使拥有高程度高素质,也无用武之地

  变更生产方法“目前,我国的生产理念、生产设备、生产投入、生产产出以及全部过程中的请求和标准,都和我们所提出的发展方法不符,也不符合世界制作业发展趋势。

  ”陈博士指出

  美国在“新一代制作打算”中指出,未来的制作模式将具有批量小、质量高、成本低、交货期短、生产柔性、环境友爱的特点。

  未来的制作企业将是:以人、管理及技巧三要素组成,以人为本。

  美国通用电气(GE)于2012年秋季提出了“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Internet)概念,这是一个将产业设备与IT融合的概念,目标是通过高功效设备、低成本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收集及分析技巧等的组合,大幅进步现有产业的效率并创造新产业。

  日本铸造工厂则提出了3R的环境掩护新概念,即:减少放弃物、重用及回用。

  与此同时,日本各企业也在推动M2M和大数据利用

  对于3D打印机等尖端技巧,日本政府也加大了财政投入

  2014年,经济产业省持续把3D打印机列为优先政策扶持对象,打算当年投资45亿日元,实行名为“以3D造型技巧为核心的产品制作”的大规模研究开发项目,开发世界最高程度的金属粉末造型用3D打印机。

  作为全球制作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工业4.0”很好地契合了德国自2013年以来力推的创新概念。

  “工业4.0”项目重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散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重要涉及全部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利用等。

  该打算将特别重视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巧的应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巧的创造者和供给者。

  美国、日本、德国的上述做法,揭示了世界制作业的发展趋势,即制作的全球化、技巧的高级化、产业的集群化和制作的绿色化。

  陈博士指出,目前我国制作业仍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只有多向新能源、干净能源和干净的生产方法上,我们的生产方法才会有大转变,我们许多高素质高程度的劳动者才会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以制度促创新经济学者余丰慧在网易财经《亦视察》中撰文指出,从经济深层次原因来看,经济结构调剂上的严重失误导致了中国制作业实体经济被边沿化、空心化是外企制作业撤离的根本性原因。

  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中,前6年盲目扩大低端制作业出口,耗尽了资源能源、劳动力和环境成本,成果这种依附外部的经济模式遇到2008年经济危机后彻底熄火。

  本来应当忍痛加大经济转型力度、调剂经济结构,成果却走上了以房地产为支柱、大投资大肆放水货币的经济发展门路。

  使得各种资本等生产要素都涌向房地产领域,彻底掏空了实体经济和制作业。

  中国本土企业都把资源投入到了房地产领域,都感到实体经济不赚钱,外企岂能独善其身?陈博士认为,目前的投资环境的确对制作业不利。

  然而资本具有逐利性,某个行业、某个企业或某种商业行动如果能获得更好的利润,那么资本就会持续涌入。

  “各行各业比较而言,制作业整体利润偏低,很多人不会在此投入太多精力,更不会去想如何创新。

  并且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不规范,违背知识产权的成本较小,导致企业家缺乏创(310328,基金吧),也缺乏在创新中加大投入的动力。

  ”陈博士说道

  振兴中国制作,创新迫在眉睫

  创新二字说来容易,做却不易

  陈博士认为,目前,在税收、金融、人才政策方面,我国对于制作业都有相应的支撑,但归根结底,只有制作业本身产生转变,其他配套政策才干更好地施展作用。

  目前,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电子技巧的快速发展,工业4.0在我国制作业的拓展已经展开。

  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访德期间签订了“工业4.0”战略合作框架,显示出高层对制作业4.0升级的强力支撑。

  据IDC去年预测,制作业互联网化将渗透到企业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售后等价值链环节;2015年,制作业互联网化趋势将进一步向产品延伸。

  “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到必定程度是需要转型升级的,除了做到绿色发展外,更要寻求的是以全面主动化、信息化为标记的工业4.0。

  ”全国政协委员、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近日说道

  有分析指出,中国事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完整”的工业系统,具备拓展工业4.0的优势。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实行“中国制作2025”是推动中国制作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第一步。

  “我国的主管部门,以及制作业企业,都有责任振兴中国制作业。

  政府应加大对制作业的政策领导,给企业创造更好环境

  企业应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发展战略和生产打算中,从更长远的角度增进制作业发展。

  ”陈博士说道

  有分析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作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制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会。

  与此同时,在人才开发上,要以教导为重点,造就一批专业的技巧工人,为中国制作业的长远发展积蓄能量。

  尽管中国制作与发达国家仍有必定差距,但不可否定的是,“中国制作”依旧遍布全球,变更在逐渐产生。

  中国制作的小商品少了,以高铁、核电等高端设备制作业为代表的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正在不断转变“中国制作”的形象。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制作业的力量不言而喻

  目前,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制作”遍布世界。

  信任通过产业升级,技巧创新,中国制作业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主角。

  (责任编辑:HN666)

查看更多本类信息  加入收藏  返回上一页
最新消息
·2020中国(广州)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
·2020深圳国际电子智能制造展览会
·2020深圳11月国际自动化及机器人技.
·2020中国未来工业机械展
·2020第22届上海工业博览会
·2020广州汽车轻量化展览会
·2020广州国际空压机及气动技术展览.
·2020广州数据中心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2020上海低碳科技博览会
·2020上海化工新材料展览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