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直属一类科研事业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15年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大趋势报告。 报告显示,2015年,两个IT(IndustryTechnology&InformationTechnology,即工业技巧和信息技巧)融合步伐加快,以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制作业创新网络等为特点的智能工业将引领我国工业迈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 市工信局予以转发,供参阅 一、智能制作成为“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 201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要以智能制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并将组织实行智能制作试点示范专项举动。 这必将加速智能制作在工业行业领域的利用推广 2015年,处所可能密集出台一批相干配套方案,全国将掀起智能制作模式、推广智能制作利用的热潮。 二、智能机器人和高端设备制作业爆发式增长 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5年全国机器人市场销量将突破8万台。 同时,钢铁、有色、石化、汽车、轨道交通、电子、纺织等行业广泛加大对集成化、精密化、绿色化、高端化、无人化智能制作设备的需求,为智能制作技巧和智能制作设备产业供给了宏大发展空间。 三、工业互联网发展拉开序幕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作的必备基础,是智能制作生产系统中“系统的系统”。 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下大力量发展工业互联网,加紧出台一批相干政策措施,推动企业从传统的工业基础设施加快向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演进升级。 四、传统企业加快拥抱互联网新模式 当前互联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新定义制作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作、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以生产者、产品和技巧为中心的制作模式加速向社会化和用户深度参与转变。 2015年,我国可能有一大批制作企业以互联网思维变更传统的“闭门造车”模式,以用户思维和用户需求摸索“与用户交互、让用户吐槽、最终由用户定义”的新模式。 五、工业大数据利用初步发展 2015年,随着智能制作的利用推广,越来越多的制作业企业将重新审视工业大数据的价值,缭绕产品研发创新、生产线监测与预警、设备故障诊断与掩护、供给链优化管理、质量监测预测等方面开展集成利用。 六、制作业服务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制作业正从以产品为核心到以消费者为核心,以生产为本到以“生产+服务”或服务为本转变,服务化转型态势明显。 随着互联网与工业的深度融合,2015年,制作业面向市场供给专业化服务成为行业发展热门,在线实时监测、远程故障诊断、工控系统安全监控、融资租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务将不断涌现。 七、多地摸索协同高效制作业创新平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急切请求制作业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通过技巧进一步进步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 2015年,协同高效的制作业创新平台将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平台将会在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涌现。 八、越来越多的制作业将涉足跨境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加速向行业化、移动化方向发展 制作企业纷纷将移动商城、微信作为拓展业务领域的重要手段。 2015年,国内电商可能大规模开展跨境业务,我国电子商务国际化步伐将提速,越来越多的制作业将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上自贸区”,从虚拟空间开辟“走出去”道路。 九、自主可控软硬件产品对“两化”融合的支撑能力日趋加强。 中国银监会《利用安全可控信息技巧领导意见》提出,从2015年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安全可控信息技巧的利用以不低于15%的比例逐年增长。 全国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将以工业互联网和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为重要支撑。 十、宽带网络对“两化”融合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 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组织实行“宽带中国2015专项举动”,加快TD-LTE网络建设、4G业务发展和5G研发,并实行中国LTEv6工程。 这必将推动我国全面进入4G时代,2015年全国4G用户可能达到2.5亿户,宽带接入能力笼罩比例将超过85%,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中小企业接入带宽将分辨超过50Mbps和20Mbps的发展程度。 (市工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