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俄罗斯高铁项目不仅是我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开端实行的首个重要项目。 它不仅带动产能出口,也为其他设备制作业的“走出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6月18日,在投资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框架下,由中国中铁二院工程团体有限责任公司参与投标的俄罗斯首条高速铁路的方案设计合同在圣彼得堡正式签订,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第一单,开启了我国设备制作业走出去的新篇章。 可以说,此次中标俄罗斯项目,充分体现了我国高铁的整体优势。 从技巧上来说,此次建设的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总里程77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400公里。 400公里的时速是目前国际上最高设计速度,世界上仅有几个国家拥有这样的设计生产能力。 国外的一些公司虽然技巧同样先进,但大都专供一个领域,优势较为单一。 中国高铁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系统全面领先世界的行业,无论是通信信号、把持系统,还是基础建设、设备研发、运营管理,均拥有世界领先的自主核心技巧。 从经验上来说,我国高铁具有极大优势 且不说我国高铁建设规模和速度世界第一,积累了大批建设和管理经验。 仅从该项目来看,俄罗斯国土大部分处于高海拔严寒地区,要修建技巧含量极高、设备请求极精密的高铁,并保证其高速正常运行,艰苦非常大。 而我国恰好在这方面有充分的经验,2012年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就已经正式通车运营。 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哈大高铁动车组能在零下50摄氏度极限条件下正常运行,无疑在竞标中增长了筹码。 从价格和资金上来说,我国高铁优势更加明显 我国铁路在施工技巧、成本把持、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较国外企业有较大优势。 经过多年的自主化研发,随着动车组国产化率不断进步、规模化生产和采购以及产品定型带来的研发投入减少,我国高铁项目成本逐渐降低,在价格上拥有很大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受到西方制裁,加上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俄罗斯存在资金缺乏问题。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推动,我国也加大了金融支撑与合作,金砖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合作都会给项目带来宏大的支撑。 此次俄罗斯高铁项目不仅是我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开端实行的首个重要项目。 它不仅带动产能出口,也为其他设备制作业的“走出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齐慧)作者:齐慧起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