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网讯:5月19日,市场期待已久的中国版方案《》终于落地。 《中国制作2025》提出,保持把创新摆在制作业发展全局的核心肠位,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要害共性技巧,增进制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中国制作2025》毕竟怎样引领我国制作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将如何转变中国制作业?我国的制作产业应当走怎么样的发展之路?近日,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东莞市技巧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谦,请他们谈谈对中国制作2025的认识和懂得。 王德禄:互联网+制作是中国制作走向原创的机会中国制作崛起,引起全球关注。 如何评价中国制作的现状,哪些要素会影响中国制作未来的走向?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认为,有5个与中国制作的走向息息相干: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德国工业4.0的提出、互联网+的提出、《中国制作2025》的发布、对中国制作是否落后德国100年的争议。 阿里巴巴上市与德国工业4.0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每股售价68美元,首日报收于93.89美元,市值超过2300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IPO交易。 就在阿里巴巴上市仅仅2个月以后,一篇题为《工业4.0消灭淘宝只需10年》的文章在网络盛传。 该文章认为,中国互联网浪潮随着阿里巴巴上市达到,工业4.0时代,当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智能工厂定制商品且价格更低时,淘宝之类的电商就会覆灭。 事实上,德国工业4.0提出后,我与德国专家有过多次交换,他们很爱慕中国的信息产业,认为德国信息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应当向中国学习,发展信息产业。 王德禄表现,工业4.0就是德国人做的企业内部信息化,这种信息孤岛式的信息化在互联网时代是没有价值的。 阿里巴巴上市后,中国人认为阿里巴巴是电商,下一步要在行业信息化方面有所突破。 所谓德国工业4.0正是这样一种认识发酵起来的 王德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