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1月9日讯2013年末,一则中国浙江棉纺企业前往美国建厂的消息引起了全部纺织行业的热议。 热议的原因无非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中国才应当是全球纺织产业中心,即便提及纺织产业转移也是往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走,从什么时候开端美国这样高成本,且需要高投入的发达国家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目标地?另外,“美国棉花”都到中国来开发市场了,为什么中国棉纺企业还要对外投资,而且是去那里建立生产工厂?对此企业表现有三点原因:一是国内棉价大幅高于国际棉价;二是土地、劳动力、能源要素成本上升;三是避开国际上对我国纺织产业设置的贸易壁垒,推动企业国际化战略实行。 无独有偶,江苏赛成团体在德国建立的“欧洲纺织中心”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营将于近日正式营业。 企业表现,该中心重要以销售展现为目标,以德国为根据地,辐射全部欧洲。 由此可见,不少中国企业已经盯上了欧美这片广阔的土地,他们不仅要让品牌进入欧美市场,还要让企业自身也走进去,与欧美市场及顾客近距离接触。 我们曾在2013年的国际贸易版多次探讨欧美纺织产业回归问题。 看似欧美纺织业的回归会对中国纺织产业造成负面影响,但其实这一趋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奠定了基础,只有欧美市场大环境重视纺织产业的发展,并对此有需求,中国企业才有可能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 梳理欧美纺织产业中心,就是为更多有此想法的国内企业供给一个线索。 需要提示的是,无论是建立生产工厂还是设立营销中心,或者建设物流周转中心,都需要联合当地的特点以及自身情况,作出郑重的决定,毕竟走出去容易,走得长久、走得稳健难。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棉纺 美国事世界第三大产棉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棉花资源丰富。 南卡罗来纳州位于美国东南部大西洋海岸,首府是哥伦比亚城。 制作业几乎是这个州的生命力所在,包含纺织服装、纺织机械、电机、化学及食品等多种工业。 其中纺织工业占绝对优势,斯帕坦堡、格林维尔、安德森都是棉纺织工业都市,哥伦比亚可以称为是棉花和其他农产品的集散地。 南卡罗来纳州凑集了全美最大的纺织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聚地。 在过去的几年里,南卡罗来纳州失业率不断进步,其中一半是与纺织业相干的工作。 棉价的宏大悬差,是浙江科尔团体选择在美国建厂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企业在走出去时愿意选择越南、印尼等邻近的东南亚地区,对于前往美国这样的高成本国家十分不解。 仔细算来,虽然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为国内的4倍,但对棉纺企业来说,原材料节俭的成本远大于劳动力成本的增长。 此外,国民币升值压缩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而直接去海外投资却恰恰扭转了这一不利因素。 因此具体走向哪个国家还需要看企业重要的销售市场 美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成熟、规范,相比较一些不成熟以及政局不稳固的国家,企业可能遭遇的风险最小。 南卡罗来纳州本身具有纺织工业基础,另外该地区工人工资程度位于全部美国工人工资程度下游。 美国对于纺织品的贸易壁垒十分明显,直接在美国建立工厂可以合理规避这一问题。 2014年美国工人工资或将进步,这将增长企业运营成本,赴美投资是否更利于企业发展,还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仔细核算。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简称石荷州)是德国最北面的一个州,紧邻欧洲第二大海港汉堡,靠近东欧市场和俄罗斯,是进入西欧、北欧、东欧市场的重要枢纽。 由于其精彩的地理优势,石荷州现在是欧洲最具吸引力的经济区之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发达的交通网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此成立物流中心或生产基地。 目前,德国90%的外贸企业集中在石荷州,这里更是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门户,80%的中国企业都选择在该地区落户。 新明斯特市在石荷州占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里商业贸易繁荣,不仅有发达的纺织、金属加工和精密仪器工业,还有全欧洲最著名的发动机生产企业,污水处理设备和食品加工机械生产企业。 尽管德国纺织制作业早已严重萎缩,但从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来看,德国仍位于全球领先地位,家纺产品进口比例高达74%左右。 在消费品领域,纺织成衣业是德国的第二大行业 得天独厚的中转地理地位、方便的交通、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房地产价格,使得石荷州获得国际企业的青睐。 尤其是新明斯特市,拥有发达的纺织机械产业,以及壮大的物流仓储业,距离德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汉堡只有50多公里,但是其营业征收税及土地价格却比汉堡低很多。 此外,石荷州物流服务完善,不同领域的中国企业均已在此建立了公司,如江苏赛城建立的“欧洲纺织中心”,新进驻企业无须再开疆拓土,能够更快着手运营工作。 中国产品进驻国际市场非常容易“水土不服”,例如德国市场合需的窗帘、家纺产品与我国国内的产品规格尺寸不一,要想稳扎海外市场还须前期进行充分调查。 英国—西约克郡毛纺 英国西约克郡位于英格兰北部,西南与大曼彻斯特毗邻。 该区域纺织工业历史长久,在全英国占领重要地位 西约克郡以毛纺织业为主,其他工业有纺织机械、服装业等。 首府利兹为西约克郡最大工业城市,纺织品和服装业发达,约有1万多名从业人员。 布拉德福德市与利兹市相邻,是毛纺织工业中心,具有长久的纺织历史。 布拉德福德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如英国唯一一家拥有现场处理洗净毛功效设备的洗毛厂——霍沃思洗毛厂(HaworthScouring),其生产设备和工艺程度能满足英国全部毛纺业的需求。 近年,英国政府开端复兴纺织行业,盼望借此能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以减少失业率。 英国商务部长VinceCable曾表现,勉励其他国家到英投资,共同进步纺织品生产加工技巧。 复兴打算提出后,作为传统纺织重地的约克郡首当其冲,逐步恢复了高质量的羊毛纺织生产,以及面料服装制作产业,消散的纺织厂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推动英国纺织业振兴的动力不仅是政府对就业率进步的期盼,还有零售商盼望实现本土采购的愿望。 目前,英国70%服装产品采购自亚洲市场,采购商需要面对交货期延伸、反响期滞后以及复杂的库存系统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英国零售商盼望更多地在本土采购,以加快效率且减少时间成本。 既然采购商不愿意千里迢迢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可以不远万里去,将生意做到采购商的家门口,西约克郡毛纺业成熟,配套完备。 英国纺织业复兴的重要原因是人才问题。 英国纺织服装业从业人员缺乏,尤其是该行业难以吸引年轻人的现状或将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到此投资的因素。 罗兹是波兰第二大城市,也是罗兹省首府,位于波兰中部,19世纪20年代其纺织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纺织工业中心,并与周围城镇共同构成全国纺织工业凑集地,生产波兰40%以上的棉制品和丝制品,其针织品、毛纺、化纤产品也盘踞着重要地位。 可以说,一直以来罗兹的经济重要是由纺织制作业支撑 自上世纪90年代开端,波兰纺织业不断衰退,到现在罗兹几乎没有大型纺织企业。 但是,这里仍然有数以百计的小型企业供给大批的纺织品出口,大多数产品出口到俄罗斯或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罗兹地理地位优越,两条重要公路在此交会,使罗兹成为重要交通枢纽。 这里还拥有全球最长的商业街——皮奥积高华斯卡街,全长大约四公里。 纺织服装业在波兰占领较重要的地位,2010年,波兰纺织品服装营业额达108亿欧元(纺织品71亿欧元,服装37亿欧元);其出口额为97亿欧元,而进口额则达116亿欧元。 欧盟是波兰最重要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伙伴,德国位于首位。 波兰面辅料市场需求宏大,但是波兰纺织服装行业整体疏散,即使最大的生产商占市场份额也不过百分之几。 这对具有必定规模的中国纺织企业是一个机会 当欧洲国家呼吁纺织业回归欧洲,盼望近距离采购,波兰等东欧国家将承担起制作重任,想必如罗兹这样的纺织重地也将再展雄风。 此外,东欧国家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低,降低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门槛。 去年波兰采购经理指数环比降落2.2%。 虽然波兰工业生产部门保持复苏和扩大态势,但增长步伐比较缓慢。 科莫位于意大利北部 这里丝绸工业历史长久负有盛名,可以称得上是意大利的丝绸之乡,至今这里仍是欧洲最大的丝绸中心。 科莫本地出产的丝绸无论是质地、做工、还是印染都是世界一流,因此众多顶尖奢侈品牌纷纷前来订购,每年数不清的丝绸在这里被设计加工成高级服饰,销往米兰、巴黎、伦敦还有纽约等时尚之都。 曾经,科莫约有近千家生产丝绸和其他高级纺织品的公司。 随着近年大批的丝绸生产转移到亚洲地区,现在科莫仅保存着最高端的设计和产品,并向香奈尔、范思哲、普拉达等品牌供货。 2013年,“中意纺织服装业界交换运动”组织中国企业参观了意大利重要的纺织产业凑集地——比埃拉、普拉托及科莫。 与普拉托凑集了大批华人建立服装加工企业不同,科莫几乎全部由本地人支撑起现有的纺织业规模。 近几年以便宜服装为主的普拉托逐渐衰退,而重要生产高级纺织品的科莫纺织工业区企业的赢利程度却略有增长。 此外,科莫距时尚之都米兰只有约半个小时的车程。 这使企业可认为品牌供给最快速的服务 以往,欧洲顶尖设计师总抱怨中国的生产商离他们太远,不能及时满足品牌快速引领潮流的需求,深入此地的中国丝织企业将对品牌的需求获得一手信息。 意大利经济持续低迷,劳动力市场恶化情况严重,本土消费者购置力不强。 匈牙利与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四国共同向欧盟国家输送纺织产品。 匈牙利纺织成衣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仅有几十名工人,而拥有超过千人的大型企业寥寥无几。 布达佩斯是匈牙利首都、重要港口,也是该国重要的、商业、运输中心和最大的城市。 这里是匈牙利最大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机器制作业、纺织、皮革和皮毛等工业十分发达。 众多从事服装贸易生意的华人凑集在这里,使布达佩斯逐渐演变成中东欧地区的中国商品集散中心。 布达佩斯的“四虎市场”、“亚洲中心”和“中国商城”为大型中国商品批发零售市场,以销售纺织服装产品为主,尤其是前者具有相当长的历史。 去年,“中匈纺织业界交换会”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国商贸中心举办,确定了匈牙利的纺织生产能力。 这里的中国商品已经形成规模,但是一直给人以便宜商品的印象,无论是布达佩斯纺织业还是在此生存的中国企业都盼望转变这一形象,因此中高端纺织服装产品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此外,中国工资程度最高省份的最低工资已经与东欧国家持平,这是许多西方品牌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东欧的原因之一。 考虑到匈牙利到欧洲其他国家便捷的交通因素,中国企业在此进行生产或将是机会所在。 匈牙利债务危机严重,且燃油价格持续高企,会导致服装行业的成本增长、利润缩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