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逐渐加大对航空的支撑力度,但是航空机电系统始终是个盲区,目前的状态是企业疏散、规模小、能力弱,没有核心竞争力,无法与国际先进程度同台竞技,全国代表、中航工业航宇董事长、总经理马永胜带来了相干议案:建立“航空机电系统发展专项”,提升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程度。 马永胜告诉记者,我国航空工业经历六十多年的发展,突破全球性的技巧封锁,突破了一大批航空核心技巧、要害技巧和前沿技巧,我国已跻身于能够系列化、信息化、系统化发展航空设备的国家行列。 但是与世界航空工业先进的研制能力相比,我国航空机电系统依然存在代差,成为继发动机之后制约飞机整体作战性能提升的要害因素之一。 航空机电系统作为飞机的“肌体”,是提升军用飞机整体作战性能和安全所必须的要害功效系统,它的落后会影响新一代战机发展 ,进而影响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程度。 对于影响我国航空机电系统发展的重要原因,马永胜分析认为:其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历史欠账严重,影响基础技巧研究。 美国汉胜公司每年仅在电源和环控系统上获得的研究经费不少于13亿国民币,而我国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对航空机电系统的投入总共不到4亿元国民币。 由于缺乏经费支撑,许多要害基础技巧研究无法安排 其二是缺乏基础条件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航空机电系统的研制、生产、实验条件建设重要依附飞机型号来带动,而型号研究中投入到机电系统的经费很少,缺乏航空机电系统基础条件建设的长远方案和系统方案,导致基础条件建设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与我国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需求相距甚远。 马永胜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军用飞机的跨代发展,世界军事大国的航空机电系统也实现了技巧跨越,涌现了多点飞机、超高压液压、综合能力管理等新技巧,航空机电系统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代飞机平台多代机电系统已成为飞机系列发展的规律。 航空机电系统不仅是在飞机的配套上举足轻重,对工业增长值和经济效益的贡献也不可低估,在现代飞机的成本构成中所占份额不断进步,国外新型军机中机载设备所占份额已超过40%,国外大型客机中机载设备所占份额均高于30%;而且航空机电产业发展对中国制作业的技巧进步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对中国精密机械制作技巧、高性能传感器技巧、液压传动技巧、高精度测试与计量技巧以及专用材料与特种工艺等领域的技巧进步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马永胜建议,国家、部队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航空机电系统发展专项”,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我国航空机电产业发展程度,以赞助企业缩小与国外航空机电产业发展的差距。 航空机电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技巧基础研究入手,兼顾方案,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解决航空机电系统发展中的要害技巧问题,并加强演示验证能力建设,提升航空机电技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争取早日实现航空机电技巧的自主发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使我国机电系统具有赶超世界先进程度的能力。 (记者姜春艳高飞马丽元) 作者:姜春艳高飞马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