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资源网2015年5月28日消息:近年来,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布局、最新航空发动机技巧、标准、趋势及项目动态等越来越多的成为行业专家、学者及相干从业人员讨论的热门。 国家已经对该领域引起器重,并将投入大笔资金用于航空发动机研制、实验和验证的技巧,从而带动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 未来20年,对世界民用航空动力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来说,仍将是充满机会的20年。 在此背景下,“2015中国航空推动技巧高峰论坛”(ChinaAerospacePropulsionTechnologySummit2015)以“聚焦中国航空发动机最新项目”为主题于2015年5月27日-28日在中国长沙隆重召开。 本届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协办,并由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GalleonConsultingCo.,Ltd.)承办。 该论坛旨在以科技创新更好地助力中国民用飞机发动机事业蓬勃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利用性、特点鲜明的国际学术交换平台。 湖南省科学技巧协会领导、中国航空学会领导的致辞拉开了论坛帷幕。 论坛第一天,来自中航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的高级工程师晏武英通过航空推动技巧领域新进展、推动技巧创新道路以及如何推动技巧创新三大版块详细介绍了航空推动技巧的变更与创新。 他指出,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为在具备第三代发动机研制能力的前提下,民用发动机技巧研究刚刚起步,新概念航空推动技巧研究紧随开展。 因此,新一代航空设备和民用飞机研制需求急切 推动技巧创新在于第一,技巧推动和需求牵引相互联合 充离开展航空动力技巧需求分析,开展无特定利用背景的摸索研究;第二,师夷长技以制夷。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来健全科研系统,借助先进管理手段来进步研发效能;第三,有所为有所不为体现在从自身需求出发,不盲目追随;从自身能力出发,不贪大求全。 先进制作技巧是制作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 来自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杨涧石副主任就“先进制作技巧及工装设备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利用”演讲主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交换。 他表现,先进航空发动机制作技巧的发展趋势重要表现为从普通合金到新型耐高温、轻质高强合金的利用;从金属材料到大批非金属材料的利用;从机械加工到特种加工的转变;从减材制作到精密成形和增材制作;从体积去除到面积形成;从保证几何形态为主到表面完整性把持为主;从实验为主到仿真与实验联合到仿真优化为主;材料性能和几何尺寸的长期稳固等。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通用电气航空团体航空工程部发动机分析中心彭春雷经理在论坛第二天就“大数据分析保障飞行安全和效率”话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他表现GE在2013年首次提出并实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工业互联网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找到改良的方向,从而进步工作效率和生产率,降低运营成本。 大数据分析给航空产业带来壮大的产出,就客户收益而言,其可达到节俭燃油,保证飞行安全,进步正点率,提升飞行效率和生产率,降低维修成本的预期效果。 来自协办单位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的副所长高洁在论坛第二天通过现状、需求、展望三方面分析了涡轴发动机的发展,并表现涡轴发动机发展远景广阔,中国市场需求量宏大,望中外共同合作,共享市场从而推动涡轴发动机产业发展壮大。 论坛还设置了小组讨论环节,由UnityAG的高级顾问KlausMUELLER(前MTU副总裁)主持,参与嘉宾分辨来自中国民航发动机适航审定中心、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透博梅卡公司以及中航商发联合创新中心。 小组讨论话题为“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旨在介绍适航取证的过程,把复杂的话题降低大众都能懂得的程度。 讨论还包含如何改良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如何在过程中让我们的产品更快速的飞上蓝天等。 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