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开启电商的“傍焦营销” 广州日报讯自4月18日播出以来,《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继承上一季“深夜报复社会”的精力,开端在深夜“虐”着观众的胃和心。 对于这部纪录片,纪录片产业专家看到的是,《舌尖2》开播后的热度不输热门电视剧,在综艺节目扎堆的周五档播出话题仍然强劲,“舌尖”带动下处所卫视全面铺开纪录片“30分钟”政策;而在商家、电商眼里,《舌尖2》的热播更是一次营销的大好机会,在网站上同步开卖食材,让观众眼观心动之际滑动手指,电商实现了经济效益,观众满足了口腹之欲,何乐而不为?[相干]|相比《舌尖1》的意外走红,《舌尖2》确实在商业和周边产品上走得更远,更有野心。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曾流露,在各地寻找和拍摄美食时,节目组会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致富经节目标”,在某种角度上,“舌尖”确实能让人致富。 “舌尖”带动“指尖”商家观众都很爽电商把“舌尖”引入搜索和销售概念,在播出时段,电商展开促销运动,人们开端边看电视边在网高低单,成为《舌尖2》播出时一个奇特的商业现象。 在某购物网站的首页上,明显的窗口地位售卖着“舌尖上的中国”里的食材,每周五按照最新播出的内容,同步开售,最新售卖的食材即是第三集里关于“时节”的食材:手抓饭里用到的葡萄干、羊肋排、新疆胡萝卜,桂花、藕,雁来蕈酱以及配铁锅炖鱼的玉米饼子。 片子里着力描写的青螺、刀鱼、春雷笋更不用说,每个产品都能寻找到。 而吃货们的购置力显然毋庸置疑,雷笋干月销1228笔,雁来蕈酱月销315笔,这其中不少都是新订单,一款不常见的飞鱼干,更是显示卖断了货。 根据数据,第一集《脚步》播出时,贵州鱼酱厂的一年存货都卖光了,四川腊肉7天卖出1万份,臭豆腐销量增至750份,空心挂面两天卖了1156份。 节目中涌现的蜂蜜、浙江跳跳鱼、贵州稻花鱼、四川腊肠都成了热卖品。 例如“跳跳鱼”,在首播当天和翌日的搜索量从本来的每天约400次大幅增长至1.3万多次。 还有其他购物网站网聚《舌尖1》里的近百种食材,并在《舌尖2》播出的同时,以产地直采、全程冷链的招牌吸引消费者。 甚至,有商家同期上线“舌尖上的中国”运动,按照地区划分,努力搜罗《舌尖2》中的美食。 当年“舌尖1”意外走红时,无数吃货在网上寻找片中美食让电商嗅到无穷商机,但这个商机来得有些措手不及,到了《舌尖2》,电商们显然是有备而来。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就坦率,中央电视台确实和电商有合作。 但他表现,“创作团队更想通过食物来探讨中国人和食物的各种微妙接洽,真的没有美食推荐的用意在里面。 在片子里浮现的也不必定就是最好吃的,可能会有更好吃的东西。 比喻说灵芝的蜂蜜,那是藏族人在极端环境下能够找到的一种快速补充热量的食物。 在北京,那不就是糖水吗?在北京在哪里都能吃到,而且片子里从来没说野生蜂蜜的味道要比我们放养的好吃,这个是吃不出来的。 而且联合国卫生组织从来没有供给过任何一个数据说,野生的、天然的比放养的有营养。 ”对于与电商的合作,陈晓卿表现,这是《舌尖2》整体招商的方案,商业的部分并不对拍摄过程产生任何影响。 尽管如此,记者还是创造,“舌尖”第二季里的食物,相对第一季来说显得更为平常和家常,即便是卖断了货、听上去有点“高大上”的飞鱼干,200克一袋,2袋售价79元,价格比较亲民。 《舌尖2》的分集导演也流露,总导演“下令”,第二季里搜集的美食都比较平民,大部分美食总价不超过50元。 傍焦营销的绝佳案例对于各大电商傍上“舌尖”售卖美食和食材,营销界称之为“傍焦营销”。 专栏作家康斯坦丁就在其文中称,“在网络上,一个热门,很容易成为热词,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热度核爆炸式翻滚。 比如前段时间的文章出轨,最近的岳父大人,舌尖上的美食等等,这些网络热词就是焦点,追随这些焦点而产生的营销模式我们习惯叫做傍焦营销。 央视拍了《舌尖上的中国》,这就是创造焦点 电商把舌尖上的中国引入搜索和销售概念,这就是傍焦营销”。 看完这个解释,关注娱乐的人其实并不会感到陌生 中国网络卖家可谓一直是傍焦韩剧营销的佼佼者 服装网店里那些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移花接木的“明星同款”都是傍焦营销的例子,而每当一部热门韩剧产生,也必将产生一波“剧中同款”的销售热潮,远的,像《冬季恋歌》里男主角裴勇俊的眼镜,近的,《来自星星的你》男女主角全身高低吃的、用的,包含衣饰、化装品,在网络上引发的购置热潮,就绝对是傍焦营销的绝佳案例。 在《来自星星的你》热播期间,与该剧沾得上边的服饰、用品都会在网上引发热卖。 搜索与该剧“同款”的指数环比上涨132.1% 当时凡是主角用过的东西,从价值6000余元的睡袋、4000元的高跟鞋,到睡前读物都可以在网上找到。 女主角全智贤最常用的唇膏色号也涌现缺货,有商家甚至标出“没有52#,别再问这个色号了”的标识,更别说“初雪必备”的炸鸡和啤酒套餐。 如果说,《来自星星的你》背后的傍焦营销,看上去更像是植入广告的成功,“舌尖”背后的傍焦营销,则是“电商打造了一个从电视节目到电商平台实品销售的完善循环,一个缭绕“舌尖”的周边产业链也迅速形成”。 早前大多数卖家只是在搜索要害词里面添加了热词、焦点词汇就算了事的“标题党”做法,甚至一些与美食毫不相干的产品也利用“舌尖”等美食热词只为赚取眼球,这一次大多数依附《舌尖2》所做的傍焦营销,比较及时、精心、目标明确。 除了商家,傍焦《舌尖2》进行营销的还有美食产地 许多仔细的观众创造,《舌尖》中对安徽的美食展现很多,有人还开玩笑,是不是跟陈晓卿是安徽人有关。 据安徽芜湖本地媒体报道,《舌尖2》已断定对芜湖百年老字号“金隆兴小吃”作专题推介。 对于处所政府、企业、品牌寻求的合作,陈晓卿表现,能挡的都挡掉了,没有挡不掉的。 “舌尖”上的人“挂面爷爷”逝世网友纷纷悼念《舌尖2》开启“全民夜宴”模式的同时,与第一季明显的不同在于更器重人文部分,烹饪食物的人也是引发吃货们泪水与乡愁的焦点。 片子中转战各地的养蜂人、徒手攀爬40米高大树采集蜂蜜的藏族小伙、在深山采小花菇的湖北十堰房县老汉、留守儿童李建英和她打工归来的父母等都让观众挂念。 5月2日晚,《心传》中的挂面爷爷、张世新老人的逝世就让网友难过不已,纷纷悼念,要“记取挂面爷爷温暖、乐观的笑容。 ”陕西省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张世新老人做空心挂面的高深技艺,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入的印象,也带火了张家山手工挂面。 张世新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挂面爷爷” 之前有消息称被确诊为骨癌的张世新老人身材状态开端恶化,已有多日难进食,“舌尖”节目组还为他募捐了两万多元善款,但5月3日凌晨,《心传》一集的导演陈磊在微博写了缅怀文章,流露5月2日“挂面爷爷”因病逝世。 “舌尖”中的人也引发了观众对故乡美食的回味和探寻、对父母的挂念。 《舌尖1》走红时微博被刷屏,《舌尖2》走红时,朋友圈被刷屏。 感到故乡被舌尖冷落的网友自制舌尖上的故乡,像“舌尖上的上饶”、“舌尖上的延吉”都在朋友圈中分享,五一假期更有不少人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按图索骥,到“舌尖”中提到的处所探寻美味,朋友圈中践行陈晓卿“一切不去菜市场的城市旅行都是假正经”的也不少。 “舌尖”的热度让纪录片业界高兴《舌尖2》在百度以及手机客户端上的搜索量不输《宫锁连城》等热门电视剧,其热度也为纪录片业界增长信心。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纪录片产业数据报告,报告称纪录片院线票房连年暴增,2013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2146万元,比2012的130万元增长了18倍。 最大亮点涌现在2014年第一季度,凭借电视栏目标充分造就和酝酿,《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放映50.76万场,一举斩获6.96亿元票房,成为娱乐类纪实电影历史票房冠军,但其纪录片身份仍需界定。 而受到“舌尖”的勉励,不少处所卫视也开端播放高质量的纪录片。 消息出版广电总局请求,自2014年1月1日起,所有上星综合频道平均每天播出30分钟以上的国产纪录片。 在“30分钟政策”之下,像湖北卫视的《大揭秘》、吉林卫视的《家事》和卫视的《》的收视率都有上升。 视频网站自制片中纪录片也有不错成绩,优酷制作的《侣行》3月份在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播出,全国2791万观众收看。 此外,《舌尖2》开创了纪录片周播情势,在彰显其自负之余,也被观众质疑涉嫌商业诉求。 对此陈晓卿解释:“周播是在播出前一个月由台里断定的 国外纪录片在电视台的播放也广泛采用周播的方法,这也是对纪录片质量和吸引力的确定。 ”头评娱乐圈中的“傍焦营销”“舌尖上的中国”开启电商的“傍焦营销”,成为一大商业现场,但其实,娱乐圈从来不缺这样的营销伎俩。 它们有时候叫题材跟风,有时候叫没事蹭消息,有时候叫小咖傍大腕等。 傍焦的前提,是创造焦点 但在创造焦点这条道路上,要门槛、要创意、要成本,要机会运气,不是那么容易成功和复制的,所以多数人都在“傍焦”的路上,求关注、求曝光。 傍焦不分明星大小,都有可能用到,比如,文章出轨成为网络热词,很多明星都趁热傍住这一焦点,或者在微博上来段似是而非的心灵鸡汤,或者由己及人谈谈情绪领悟,或者直接@当事人,以好友身份,安慰当事人,发布动态,更有各种情绪专家、婚恋专家出来传道解惑。 比如,韩寒成为“国民岳父”挂上网络热门话题之后,就要不少明星名人上来喊“岳父”,这也是“傍焦”。 “傍焦”之后,见报率、增粉率都将大大进步 有种傍焦是或主动或被动地傍大腕,这点在没有明星小咖云集的发布会上尤其合适。 记者没问题可问时,例牌问题就是“你对现在产生的某件事有什么见解”,“你想不想和某个名导名演员合作”,虽然内容出来可能就是一个“标题党”,但总归是见报了。 还有一种“傍焦”,就是傍热门社会话题,明星们群策群议。 总之,风趣、亲民、热情、关心社会等形象也得以营销出去。 傍焦要傍得快,才可能成功,不然傍焦就成了炒冷饭 比如“星星”热之下,金秀贤成为焦点、热门,在这样的热度之下,谁能第一时间请到金秀贤,受到的关注也就最大。 同样,傍焦也有风险,有些人物、话题虽然是焦点,但如果他们并不受欢迎,没有美誉度,这时如果去傍焦的话,就会变成逐臭之蝇,不会起到好的作用。 比如,早前的、干露露等人,她们再怎么“炙手可热”,附着在她们身上的傍焦营销都是不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