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加工中心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 采购
  • 企业
  • 产品
  • 资讯
搜 索

中国机器人产业孕育千亿商机

  

  以代工iPhone和iPad而被国人熟知的高新科技企业富士康,目前已开端策划企业转型。

  富士康科技团体CEO郭台铭表现,未来几年将引入机器人,实现企业的主动化生产,从而进军具有高利润率的汽车配套领域。

  不仅如此,现阶段富士康正在与美国科技企业巨头谷歌公司洽谈,双方将针对机器人项目进行研发。

  富士康方面已方案在美国斥资建新工厂,为电动汽车制作商特斯拉代工车内显示屏,此举将意味着富士康正式进军汽车制作业。

  分析人士表现,代工巨头富士康以及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对机器人产业均青睐有加,再加上工业机器人未来市场容量有望实现十倍或数十倍的扩大,因而预计该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富士康结盟谷歌及特斯拉

  因代工iPhone和iPad出名的富士康,似乎又要涉足新的领域。

  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早前在考核富士康山西晋城园区时表现,2016年富士康科技团体将在山西晋城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

  未来在某些车间,机器人将扮演生产的主角

  今后五年,富士康机器人项目在晋城的投资将达到90亿元,产值可突破500亿元。

  

  郭台铭指出,未来富士康的年轻人将重新学习操控机器人软件、利用和维修,变为机器人的利用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通过操作机器人的手和关节来完成生产。

  

  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这是中国制作业向世界发出的一个信号。

  此前富士康团体表现,其打算在美国投资建立新工厂,为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生产汽车显示屏。

  未来特斯拉旗下ModelS、ModelE以及ModelX车型均有望利用富士康生产的显示屏。

  此外,富士康团体董事长郭台铭在2013往美国考核时,曾与特斯拉CEO兼开创人马斯克私下见面,并就合作事宜展开过洽谈。

  上述种种都将进一步增进特斯拉与富士康团体展开更深层的合作。

  

  以代工iPhone和iPad而被国人熟知的高新科技企业富士康,已开端策划企业转型。

  富士康科技团体CEO郭台铭表现,未来几年将引入机器人,实现企业的主动化生产,从而进军具有高利润率的汽车配套领域。

  现阶段富士康正在与美国科技企业巨头谷歌公司洽谈,双方将针对机器人项目进行研发。

  

  据悉,机器人将针对IT、车企等工厂进一步加快主动化生产过程,进步劳动效率;而依托这一技巧支撑,富士康已方案在美国斥资建新工厂,为电动汽车制作商特斯拉代工车内显示屏,从而正式进军汽车制作业。

  

  目前富士康在国内拥有超过近百万的生产线工人,如何降低劳动成本已成为企业考虑的问题之一,而如果机器人及高端电动机械手的推出,则其就有望实现全面主动化生产。

  据悉,郭台铭已与谷歌负责机器人项目及特斯拉高管接洽,针对机器人等新科技进行切磋,未来将利用于企业的生产线上。

  

  作为鸿海精密团体旗下的高新科技企业,富士康正考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设立先进的制作工厂和研究中心,未来可以制作超过60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实现制作基地的多样化生产。

  除了为特斯拉供给显示屏外,郭台铭还流露,目前公司将与宝马、奥迪等车企也有很大的合作发展打算。

  

  中国机器人产业孕育千亿商机

  2012年全球机器人本体市场容量为53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按本体大约三倍算,大概是1600亿元。

  华创证券预估2013-2017年,包含本体和集成在内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预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达到2700亿元。

  

  当前,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市场。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预测及与相干国内行业内人士交换,2013年中国机器人的增速预计达到20%-30%。

  

  201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存量已突破10万台,仅次于日、美、德、韩,占世界存量的8%。

  

  目前,相对美、日、韩等国而言,国内机器人密度依然很低,2011年数据仅为每万人21台,不及世界平均每万人55台的一半。

  即使剔除不可比因素,国内机器人的密度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宏大。

  华创证券通过估算国内制作业产能主动化的过程,预计我国到2020年主动化集成市场容量将达到1673亿元。

  

  而2012年我国机器人本体市场达到48亿元,加上集成,机器人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92亿元。

  联合行业专家分析,华创证券预计中国机器人市场未来10-20年年均增长率为20%-30%。

  具体而言,到2017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是2012年的四倍,未来五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其中本体市场容量195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为807亿元。

  服务机器人中的手术机器人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5亿元,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约为30亿元。

  如果把智能家居作为家庭服务机器人,则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还会更大。

  

  机器人利用领域不断拓宽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除了装机量不断上升,机器人利用的行业也在不断拓宽。

  其中,汽车行业仍然是国内最大机器人利用领域,占比41%,以六轴通用机器人为主;而消费电子、电子/电气行业,以及半导体(即3C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大批应用的是SCARA和低负载的铰接式机器人(例如桌面机器人等),合计占比21%;金属制品业也以六轴通用机器人为主,占比17%。

  食物/饮料/个人护理行业也是用量比较大的领域,近年来更多采用并联机器人快速装卸货物。

  

  从各领域的增速来看,3C行业增速最高,其中消费电子行业年复合增长率20.2%,汽车作为传统用量最大的领域未来几年的增速最低。

  

  鉴于中国市场已是未来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增长迅猛,因而国际机器人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以ABB、库卡、安川电机、发那科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外机器人企业盘踞中国机器人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90%的机器人市场份额中,ABB、发那科、安川机电、KUKA四大家族共占57.5%。

  之后的三大厂商OTC、松下和川崎重工共占16%

  而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市场份额相对较小,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市场占领率8%,个体企业广泛存在规模较小、创新能力单薄等问题。

  

  这种竞争格式和国内机器部分用于汽车行业有关,国外机器人厂商通常与大的汽车企业绑定。

  例如,大众只用库卡的,经常一个新工厂购置库卡1000-2000台机器人,通用重要用发那科的,欧系汽车品牌也更多考虑ABB。

  国内汽车企业也各有偏好,比如长城用安川的莫托曼,江淮汽车用ABB的。

  国内机器人企业在汽车行业内竞争不过国外产品,国外机器人企业在汽车行业的优势则是因为国外还保存的汽车制作业,其它制作业产能都转移到了中国。

  

  应当说,机器人四大家族都非常器重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就是一大佐证,但是真正意义上研发和生产都实现本土化的只有ABB,其它如库卡、发那科等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

  而国外机器人企业在抢占市场的同时,还是为国内机器人行业造就了人才,以及打造了较为完善的供给商系统。

  

  目前机器人产业链包含核心零部件生产、机器人本体制作、系统集成以及行业利用四大环节。

  我国机器人企业真正能赚钱的业务是系统集成

  要害零部件没有真正国产化,造成国产机器人本体成本远高于国外同行,很难上规模。

  

  华创证券指出,现阶段国内机器人厂商在高端领域不能直接与国外企业竞争,国内机器人的成功之道在于买通高低游产业链,生产经济型机器人本体,尤其要突破减速机等要害零部件。

  

查看更多本类信息  加入收藏  返回上一页
最新消息
·2020中国(广州)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
·2020深圳国际电子智能制造展览会
·2020深圳11月国际自动化及机器人技.
·2020中国未来工业机械展
·2020第22届上海工业博览会
·2020广州汽车轻量化展览会
·2020广州国际空压机及气动技术展览.
·2020广州数据中心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2020上海低碳科技博览会
·2020上海化工新材料展览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