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讯:不仅为中国的工业生产供给了一种全新思路,而且与中国国策两化融合战略不谋而合。 新一届中国政府鼎力推荐工业4.0,工信部快马加鞭制定中国制作2025,都是为了使工业4.0能顺利落地中国,并开花成果,升级中国智造,调剂就业的结构性失衡。 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作2025是我们未来十年的国之大略。 德国工业4.0是把工厂、机器、生产材料和人通过网络技巧高度联结,形成自组织的生产,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机器的。 西门子的数字化企业平台系统为数字制作供给了载体;宝马的虚拟手势辨认系统让制作汽车酷炫好玩;大众早已用制作汽车,大大解放了工人的劳动力;高智能、高性能的库卡机器人游走在各种工厂之中;博世的射频码系统让智能工厂跃然眼前百年底蕴的德国制作散发出未来之感。 工业4.0是一场新工业在普通消费品领域,中国制作早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但在非消费品制作领域,除了一些低附加值产品,中国制作的亮点乏善可陈。 作为制作业强国的标记,中国在高精度工作母机制作、精密仪器制作、高精度零件制作、新材料、新能源设备制作等领域核心制作能力上才刚刚开端发力。 应当说中国制作的上半场比赛打得很俏丽,但下半场比赛的难度要大得多。 把经济转型的期望都放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带来的新业态上,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经济发展、就业等各种因素都请求中国在高端制作业上有所作为,这是一场硬仗,是中国从肥大到壮大的必经之路。 荣幸的是,一场制作业领域的宏大变更正在袭来,给遭遇两面夹击的中国制作业带来了全新机会。 在焦虑的同时,新刷出的起跑线给中国制作业带来的是悸动和亢奋。 这就是被称作工业4.0、第四次工业或两化融合的一场新工业。 德国在《保障德国制作业的未来:关于实行工业4.0战略的建议》中,将随着信息技巧与工业技巧的高度融合,在制作领域形成的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与实体物理系统定义为工业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