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作,落实“中国制作2025”方案纲领的重要抓手在“中国制作2025”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智能制作,而智能制作也将是落实“中国制作2025”方案纲领的一个重要抓手。 “推动智能制作是解决我国制作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 ”苗圩说,“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更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要抢抓的制高点,而主攻方向则是智能制作。 ”什么是智能制作?通常认为,智能制作就是生产全周期从主动化升级成智能化,即扩大到“工厂+信息系统”替代人的把持、“生产线+传感器”替代人的监督、“精密加工设备+算法”替代人的技艺等,进而涌现“智能工厂”“无人工厂”。 “推动智能制作,互联网技巧跟工业的融合非常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第一次提出了发展工业互联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说,“两化融合已经产生了很多的变更,比如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家具等;还有制作业服务化,比如一些工程机械企业售出的设备当中有通信模块,可以远程实时监控机器的运行情况,供给远程掩护;还有流程虚拟化,在制作之前通过虚拟制作让制作更加高效、精准,进步产品德量。 国内的很多企业已经在实践这些 ”“但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 ”苗圩说,过去应用的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基础上是按人设定的程序作业,并没有人工智能。 所以涌现过有人在修理机器人的时候,忘记关闭电源,机器人对人造成伤害甚至致逝世的情况。 我们在高端的传感器、重要的操作系统、数字化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进步智能化的程度,这样才干达到智能制作的请求。 苗圩流露,工信部正在参与国家组织的关于智能制作重大工程的研究,打算从今年开端花大约3年时间,选择部分区域、行业进行试点和示范,并在这些示范区域中选择六大领域进行智能制作的摸索,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新模式。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