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正经历转折性的变更,告别了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时代,今后8%左右的GDP年增长速度可能成为常态,2013年增长速度可能成为常态,2013年并未有持续之前高速增长态势,而持续保持持续22个月的下滑趋势,在内增长率疲弱的情况下,工具行业必须调剂战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 如何才干持续发展?谈点参考意见 和国外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刀具材料落后,假冒伪劣仍然猖狂 据中国切削网站报道,2012年中国刀具耗费340亿国民币,占世界刀具耗费的26%,占亚洲刀具耗费59%。 刀具材料中高速钢占53%,硬质合金占45%,超硬材料约占2%。 中国耗费了全世界40%的刀具材料,刀具产值却只有世界的12%15%,而国外硬质合金+超硬材料占刀具材料70%以上,中国如此糟蹋材料显然不符合资源节能型的科学发展观。 劣质低价刀具的恶性膨胀对刀具行业发展造成了最大的损坏和干扰,它损坏了全部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和优越劣汰的竞争气氛,是造成中国刀具行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低端混战、高端沦陷的重要原因。 刀具结构简略,传统刀具仍占主导地位 有些单位干了几十年麻花钻仍然是一根棒上两条槽,对群钻知之甚少;干了几十年白钢刀,仍然毫无改良,还有、三面刃铣刀、丝锥等传统产品,数十年一贯制,根本上没有什么改良,不论是刀具规格品种,还是产值,传统的落后刀具仍占主导地位。 和国外刀具相比,中国刀具的研发力度和程度不够,对刀具品种和规格懂得程度不够,刀具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涂层技巧的研发和推广利用力度不足,缺乏相应的刀具配套和技巧服务支撑,以及缺乏新刀具利用的技巧培训和推广,这与中国机械制作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裸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正好吻合。 刀具寿命低、稳固性差 国内外市场反馈表明,一个高质量的刀具产品,不仅平均寿命高,而且质量稳固,刀具重复性好。 中国一部分工具厂刀具寿命低,平均寿命只有国外刀具的1/31/2,不是每件产品的寿命都低,而是寿命相差悬殊,疏散度太大,致使刀具的平均寿命低下。 中国不少工具厂都做过这样的实验:单件相比,中国刀具并不比国外差,但任取10件PK,中国刀具总有12件不尽人意。 产品德量与刀具寿命稳固与否是一个企业技巧程度、管理程度等方面的综合反响。 特别是关系到刀具寿命内在因子热处理,至今未取得应有地位。 重冷轻热思想根深蒂固,金相把持不严、炉前操作随便性太大,热处理个性化并未落到实处,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热处理理念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合格程度,刀具岂能高质量、高寿命? 服务理念落后 中国工具行业大体上分为3种类型:产品型企业把原材料加工成刀具赚取加工费;开发型企业既卖刀具又供给技巧;服务型企业既出售刀具,同时还供给技巧支撑等服务。 中国刀具行业大体上属于前两类 刀具行业激烈竞争的今天,仅有高质量的品牌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向客户供给全面周到的服务。 除了上述问题,还有规格品种不齐、交货不及时,修磨难度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刀具可持续发展战略 过去的2013年,对于我们行业来说,无疑是苦涩、艰巨的一年。 全球制作业由于消费驱动力降落和中国劳动成本的增长而陷于困境,中国很多工厂订单锐减,利润下滑,同时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处于恶性竞争的乱局中,步履十分艰巨。 业内人士尖锐指出:由于中国刀具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足,仅着眼于短、平、快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急功近利的低端拼搏,面对市场变幻缺乏基础性的研究,丧失了发展创新的主导权,错过了持续发展的大好机会。 刀具行业如何走出困境?笔者认为只有创新才有光明的前途。 原始创新 所谓原始创新是指在原理上有很大的突破,创出了前无古人的新技巧。 例如2011年德国蓝帜金工推出一款名为速切王的滚刀,其成分如表1。 该材料既不是传统的高速钢,也不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硬质合金,它突破了我们对刀具材料的一些固有概念,形成了一种新的刀具材料。 它既继承了本来高速钢滚刀在制作工艺上的优势,而切削速度又比高速钢进步50%以上,甚至比粉末冶金高速钢还进步30%。 我们嘉龙锋钢刀具公司也有原始创新,即整体高速钢机械刀片感应加热淬火,以前广泛认为不可能的事,现在已投入批量生产,产品德量稳固,产销两旺,还有嘉龙刨切刀材料创新已初见成效。 三菱材料公司开发了应用激光切削刀具制作技巧,可为汽车、航空及电子等多个工业领域的精密加工供给支撑。 河南富耐克一直专注CBN材料和CBN刀具的开发和创新,已推出多款新型CBN刀具,不仅刀具寿命和加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对加工材料和加工条件的适应性也大幅度进步,郑州钻石公司的超硬刀具、苏州锑玛公司开发的挤压丝锥及螺纹铣刀、恒锋工具公司的成型拉削刀具、厦门金鹭G-PAK刀具、宁波三韩公司的数控刀具等单位的原始创新产品均颇具杀伤力。 目前高性能刀具材料的重要发展趋势是颗粒细化和增长一些微量元素来改良材料的性能。 我们都听说过纳米材料的神妙之处,虽说刀具的纳米化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没有进行商业化的运营,但深信在不久的将来,纳米技巧的刀具材料定会逐步进入运用阶段。 原始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又如2007年AT1斯特拉姆推出的刚骨蓝钻、前几年瓦尔特的老虎刀具。 再如20世纪80年代肯纳金属在硬质合金刀片上采用了钴加强技巧(也叫富钴层技巧)等都使刀具质量得到提升。 结构创新 这类创新的原理已经知晓,但之前从未有过新产品上市,或者是对原始创新的。 此类创新较为范例的案例为山特维克可乐满和山高刀具等推出的高压内冷却车刀,据称车刀在车削高温合金方面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又如伊斯卡的风火轮铣刀,该铣刀刀片实际上用了分屑槽的理论,而分屑槽的理论很早就被写入教科书,只是在伊斯卡的风火轮之前,我们没有谁把这项技巧利用到可转位刀片的设计上。 中国刀具的先驱倪志福,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创造了三尖七刃麻花钻,以及后来的群钻系列,大幅度改良了在各种不同工况、针对不同加工对象的钻削技巧,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生产钻头厂数千家,在截形、几何参数等结构上,创新力度不足,群钻的商业化推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他如锯片铣刀、滚削刀具、拉削刀具、钻削刀具在结构创新上也大有文章可做。 利用创新 指将原有的技巧拓宽利用到一个新的领域,或者是将本来从未组合过的技巧组合到一起。 例如泰珂洛在前年推出出双面刀片的浅孔钻,将原只在车刀上应用延伸到可转位双面铣刀片上。 又比如,在可转位铣刀上应用修光刃技巧由来已久,但在车刀上也创新利用了。 创新绝不是简略地模仿,学习研究利用国外的先进高效刀具,我们必须弄懂刀具的原理,懂得人家为什么如此设计,这样的设计对用户和制作者分辨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合实用在哪些场合,中国目标用户与国外的用户在应用条件、应用习惯上有什么样的差别,我们应视国情调剂材料、结构等以适应我们目标用户的需求,这样制作出来的刀具才是我们客户所需要的产品,真正融入我们的聪慧才智,具有我们自己创新特点的刀具产品。 服务创新 对于刀具行业来说,仅有高质量的品牌产品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向客户供给全套的金属切削解决方案。 刀具制作商应尽快地从单纯供给标准具向生产个性化先进高效刀具进行战略转移,并供给优质服务。 说起服务,大家自然会想到产品的售后服务、技巧服务之类的正常业务,但我这里讲的服务是一种创新的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 河南富耐克公司服务创新举动就值得夸奖:不仅开通了24h服务热线,还按区域配制了专门的技巧服务人员。 这是为了更加及时地为客户供给技巧服务、技巧培训和解决方案。 同时为了满足用户对CBN超硬刀具的急切请求,出巨资投资建设国际一流的高端加工设备和检测仪器,客户用得放心。 该公司有多种服务情势,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的服务客户、拉紧客户、扩大业务领域,2012年底,富耐克开创中国刀具生产企业先河,率先开通400-878-5556全国统一客户热线。 中国客户可在第一时间内免费拨打、咨询、采购或反馈刀具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旦有客户投诉情况,该公司就在第一时间内通知相干部门负责人,并在2h之内给出解决方案,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新产品免费应用,满意后再付款 公司用户服务中心长期驻有技巧工程师,能够在客户咨询技巧时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方案,富耐克创新服务不拘一格:网络、电话等信息传递方法,给人更多的图片或者虚拟模型,无法让人身临其境,有切身感受,针对这一情况,富耐克主动邀请客户来公司考核,近距离的感受富耐克先进的产品和技巧以及周到全面的服务,这种与客户彼此深入懂得、现场加深沟通的方法,让富耐克和用户一起赢在起点,胜在未来。 中国制作业大而不强,仍停留在以生产制作为主体的模式,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下端。 要想突出重围,必须尽快转型升级服务创新 其中包含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及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及外包、节能环保和制作服务化的生产性服务业。 分析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就是推动制作业的服务化。 据懂得,在发达国家广泛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长值占GDP比重的70%,制作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比重的70%。 据此推算,70%70%﹦49%,就是说制作服务业占发达国家GDP近一半。 应当说,制作业向服务型转型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制作业必经的一场。 涂层技巧 刀具涂层重要有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 目前针对市场需求加工难切削材料尤其是车削刀片重要采用CVD,而其他刀具包含整体硬质合金刀具重要采用PVD。 CVD重要用A12O3涂层和金刚石(PCD)涂层,虽然合适涂层的品种不太多,但由于A12O3涂层尤其合适加工钢和铸铁而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另外PCD涂层尤其合适汽车轻量化的铝合金和航空航天、风电等快速增长的碳纤维加强复合材料,有很大的发展远景。 有人预测A12O3涂层的发展方向应当会在获得更深的A12O3涂层、晶粒的受控成核定向成长技巧、晶粒细化技巧、减少和打消涂层的微裂纹和液滴等方面。 PVD技巧的发展比CVD更具有寻衅性,确定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通过添加微量元素来进步涂层的耐磨性、耐热性、减少涂层-切削摩擦副或涂层-工件已加工表面摩擦副的摩擦、减少切削热向刀刃的传递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将通过细化涂层晶粒的方法来进步本身的力学性能。 干净生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掩护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造成大气、水体和噪声污染的重要根源是工业排放,一些个企老板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 在个别乡镇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河水变黑,青山转枯,污水遍地流,粉尘满天飞,雾霾呈常态,如此以就义环境为代价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要想使我们的企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抓好环境治理,搞好干净生产,应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切削化干切削和准干切削MQL技巧是未来切削技巧发展的方向。 为了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必须采用合适于干切削的刀具和刀柄。 应大力开发和完善不同刀具在不同场合下的干切削技巧,最大限度地掩护环境,进步效率。 (2)搞好三废治理刀具行业的热处理无疑是污染大户,应根据国家相干规定,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 (3)节俭资源首先从减少刀具本身对资源的耗费开端,刀具材料中含有大批的W、Cr、Mo、V、CO等元素,这些材料在开采、冶炼、锻轧、制作过程中不但耗费矿产资源,也耗费了大批的能源,增长了许多碳排放。 采用精密铸造、胎模锻、冲压等技巧减少刀具的耗费量及切削量,都是减少碳排放的有力手段。 另外,切屑的定向回收、废旧刀具的回收利用、特别是硬质合金等超硬材料回收再生,更具有重要价值。 其次要注意减少刀具应用过程中的能源耗费,能源耗费越多碳排放越多,低能耗的刀具对我们的环境掩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外,要积极推广和利用数控刀具等先进刀具,利用先进的切削技巧,降低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切削液的应用。 以人为本 当今世界上人是最可贵的资源,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何愁可持续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生动的因素,也是最大的变量。 企业管理本质上是人际关系,首先是人对人的管理,其次才是人对物的管理。 先进的、高精尖的刀具都是人造出来的,坏事同样也是人干出来的。 有人做过统计分析,热处理95%以上的质量事故是人为造成的,有些事故表面上看是设备或其他因素所为,但仔细分析还是由于人的管理不到位或制度不健全。 有的企业动辄扣发工人的奖金甚至工资,而嘉奖不多 现代化的管理,既要扔大棒,也要给胡萝卜 给大棒是手段,送胡萝卜才是永恒的勉励举动,奖罚分明,职工才会焕发出创新的内在潜力。 工人所得的工资是有限的,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是无穷的 以人为本,做好企业的每一件事,企业才干欣欣向荣。">繁荣昌盛 有的企业连年不能按时发放工资,企业怎能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把职工当作企业的主人,而不能看成赚钱的机器。 建立新型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关注人为的操作细节,是每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变更是21世纪刀具发展的主旋律,那么创新就是21世纪生存与发展之道,服务是可持续发展的添加剂。 创新无尽头,市场无尽头,服务无尽头 现代切削技巧正朝着高速、高效、高精度、智能、人性化、专业化、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刀具行业保持走创新之路、供给热情友爱且及时的配套服务,并始终为刀具创新发展注入正能量,我们必定能由刀具制作大国很快成为世界刀具强国。 假冒伪劣五种表现 ?假冒国内大厂品牌甚至冒充国外牌子获取短时高利。 ?用普通高速钢假冒高性能高速钢,如用M2冒充M35等。 ?用低合金高速钢假冒普通高速钢,如用4341冒充M2钢。 ?用合金工具钢假冒低合金高速钢,如用所谓的4241冒充4341。 ?用碳钢冒充高速钢,例如在成组钻头中放1支碳钢钻。 作者简介 赵步青,男,1943年12月生,江苏阜宁县人,1968年毕业于扬州工业学院金属热处理专业(现扬州大学),高级工程师,先后供职于山西304厂、广西301厂、浙江汤溪工具厂(浙江工具厂)、江苏飞达工具团体、镇江托普工具公司、安徽嘉龙等12个单位,始终从事工模具钢、高速钢热处理技巧工作。 在热处理岗位上辛苦耕耘46个春秋,在国内30多种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及实用文章220多篇,出版热处理专著3部,参与编写技巧书籍两部。 1987年被评为浙江省机械系统优良工艺人员,1997年被金华市媒体评为。 现为中国九三学社社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中国金属学会高速钢学术委员会委员,《金属热处理》通信员,《金属加工》特约通信员。 2005年3月参加德国科隆五金工具博览会,有机会到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参观考核五金工具生产工艺,2013年3月应邀到日本神户东刃公司考核交换机械刀片制作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