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加工中心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 采购
  • 企业
  • 产品
  • 资讯
搜 索

第十一届中国信息港论坛˙航空港与信息港专题峰会背景报告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方案(2013-2025年)。

  作为国家批准的首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实验区,其方案、发展受到郑州市政府、河南省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及相干产业部门的高度器重。

  现代航空港建设,既要连通世界、辐射全国,也要满足今后商品交换的全球性、即时性需求,还要面向未来适应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

  那么,如何高起点、高标准、高程度建设郑州航空港呢?第十一届中国信息港论坛特设立“航空港与信息港专题峰会”,重点讨论现代航空港与信息化的关系,以及如何以大信息网络来支撑现代智能航空都市建设等话题。

  

  一、交通方法变更给郑州航空港带来战略机会

  1、航空发起“第五冲击波”

  交通运输是人类文明的生命线,是社会经济文化运动的纽带,交通方法的变更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影响着企业和企业家的区位选择、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兴衰。

  

  世界航空经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于1992年提出“第五冲击波”理论。

  他把交通方法的性变更表述为五个冲击波:海运、内河水运、铁路、公路、航空,他认为,目前迅猛发展的航空运输业是交通方法的第五冲击波。

  

  随着信息通信网络和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世界变平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持续加快。

  借助航空物流、信息通信、物联网、大数据等技巧,资源全球配置,效率成倍提升,服务外包、离岸制作、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迅猛发展。

  

  2、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方案(2013-2025年)。

  根据该批复(国函〔2013〕45号),国家发改委于3月8日印发了这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航空港方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也因此成为国家批准的首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实验区。

  方案赋予实验区在口岸通关、航线航权、财税金融、土地管理、服务外包等方面很多的优惠政策。

  

  3、河南省高度器重实验区的方案发展

  近几年来,河南省领导班子一直在思考几个事关河南省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河南怎样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系统?在发展方法转变的情况下,河南怎么样构建创新的高地?河南怎么样施展比较优势?如今,郑州航空港方案和中原经济区方案、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方案一起,构筑形成了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框架,给河南发展、中原崛起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会。

  

  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既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布局,也给河南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会。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器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方案和发展,2014年2月底,河南省省委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带领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赴实验区调研。

  郭庚茂表现,要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成河南乃至中原地区的平台和窗口。

  谢伏瞻强调将加快机场二期工程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带动全省对外;搭建综合平台,加强服务配套能力;抓好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尽快完成E贸易商业平台二期建设,努力打造河南有影响力的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二、大航空港需要大信息港

  1、国外航空港主流发展模式

  (1)孟菲斯模式:航空物流强势发展

  世界上最大的航空物流企业Fedex(联邦快递)的总部设在美国东南部城市孟菲斯,UPS、DHL、KLM、CathayPacific等世界著名的航空物流企业都在孟菲斯机场设有航空物流机构。

  Fedex、UPS等大公司拥有宏大的全货机队和快递配送网络,在美国境内任何两个城市和居民点之间可以做到24小时内送货上门,孟菲斯因此成为世界航空物流规模最大、货运效率最高、服务设施最齐全的空港。

  2012年全年,孟菲斯机场的货运量突破400万吨

  

  (2)法兰克福模式:物流商务并重

  法兰克福机场是全球十大机场之一,是欧洲第二大航空港,2011年,客运量超过5600万人次,居欧洲第三;货运量220万吨,居欧洲首位。

  法兰克福机场在做大航空运输的同时,大力发展国际商务

  法兰克福机场方案的物流中心占地1.18平方公里,含13.3万平方米的物流商务办公用房。

  在占地35公顷的生态绿地中建设办公楼、贸易中心、会展中心,在机场周边形成一块以现代商务为主的黄金地段,1.1平方公里土地为贸易、办公和物流中心用地。

  

  (3)仁川模式:以休闲产业为主

  仁川空港经济区由永宗、松岛和青萝三个岛屿组成。

  三岛各有特点,最终将发展成为一个自由经济区

  永宗岛是空港所在地,该岛面积最大(138平方公里),有“水之翼”之称。

  永宗岛利用海水围绕的优越环境,除发展航空物流外,大力开发休闲、旅游产业,在机场四周建设梦幻主题公园、水上运动公园、航空城公园、时装主题公园等大型休闲旅游项目,以优质人文生态环境凸显自由经济区特点。

  

  2、郑州航空港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

  根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方案(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具有五大战略定位: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要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首先需要完善的机场基础设施和相干配套设施,比如机场核心区的指挥调度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以及空港区的“航空、铁路、公路”统一指挥调度中心,等等。

  这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须按国际化的标准进行建设

  机场核心区域的智慧物流系统,也需要国际一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支撑。

  

  要成为内陆地区对外重要门户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郑州航空港需要在内贸、外贸两方面做文章,这就请求郑州航空港与重要的国内城市和国际城市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沟通机制,让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通过郑州航空港这个枢纽接洽起来,并能够更顺畅地自由流动。

  货物贸易、资金往来、信息交换……郑州航空港的高效运转,将为内陆地区真正实现对外打开一扇门,让产品、资金和信息在内陆地区与外界充分交换,尤其通过大数据深度加工,物流和资金流更加“有的放矢”,市场各个参与主体能够更充分地懂得市场信息,有利于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施展决定性作用。

  

  根据方案目标,到2017年,实验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系统初步形成。

  到2025年,建成富有活力活力、彰显竞争优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区;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300万吨左右,跻身全国前列;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作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成为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高地。

  

  郑州航空港将建成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根据产业方案布局,在航空港核心区,将重点布局发展航空运输、航空航材制作维修、航空物流、保税加工、展现交易等产业。

  在城市综合性服务区(北区),将建设高端商务商贸区、科技研发区,重点发展航空金融、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健康休闲等产业。

  在高端制作业集聚区(南区),建设航空科技转化基地和航空关联产业发展区,重点布局发展通用航空设备制作、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材料等产业。

  在临港型商展交易区(东区),建设航空会展交易中心、航空物流园、科技研发中心等,重点发展航空会展、商务休闲等产业。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及功效的建设都与信息通信息息相干。

  

  快,是大航空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贸易全球化让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更快、更高效地流动起来,客户需要及时送达的物品越来越多:iPhone、亚马逊订单、眼球、抗癌药、金枪鱼、玫瑰花……

  贵,是大航空港运送货物的一大特点。

  当然,这里指的“贵”,一方面指货物“金贵”,也就是货物本身价值不菲;另一方面是指货物“娇贵”,比如易腐坏、易碎等。

  

  ,是大航空港的共性

  不论孟菲斯、法兰克福还是仁川、史基浦,都突出其国际化定位,程度非常高。

  郑州航空港同样定位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其方案、建设都将面向未来、面向全球、辐射全国。

  

  全球化让世界经济增速变快,贸易总额增速更快,而航空货运的增速则只能用“惊人”来形容。

  据统计,从1975年至2005年的30年间,全球GDP增长了154%,而世界贸易总额上涨了355%,航空货运总额则上涨了1395%!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飞行在世界碳排放量上所占比重仅为2%。

  需要在两个距离遥远的城市之间短时送达的物品越来越多,有的物品不得不依附于航空运输,因为需要加急送达,或容易腐坏,或太贵重而不能放在仓库里。

  航空物流系统既缩短运输时间,又能降低物流成本

  让航空港更加高效率、低成本地运转,离不开智慧物流系统,离不开大信息港。

  

  郑州航空港的核心区达数百平方公里,投资规模及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双双超过万亿元,如此大航空港,是一个交通四通八达、区域方案合理、产业布局完善、辐射面积宏大的新型经济区。

  与这样的一个大航空港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必定是一个由通信公网支撑的,一个多层次、广笼罩、高效率、高质量、高起点、可扩大、式、国际化的大型智慧信息港。

  以通信公网为依托,借助先进的通信技巧,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通信基础设施,涵盖光纤固定宽带网络,4G/3G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

  郑州航空港定位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交通与通信将成为最先到位的基础设施。

  郑州航空港将率先与航空公司、电子商务、物流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以发展综合交通、电子商务、物流快递来凑集产业,施展引领、带动作用。

  与此相适应,大航空港将建成大型智慧物联网,支撑机场核心区的货物安检、通关、配送、溯源等信息化需求;建成笼罩航空港及周边铁路、公路等配套交通基础设施的智慧交通信息系统,涵盖航班及交通信息采集、综合信息处理、空港航班及交通信息发布,支撑特点产品物流、航空快递物流、国际中转物流及物流配套服务。

  加强基础信息、安全应急、综合运输管理与和谐系统建设,建立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增进城市交通、民航、铁路等部门之间的和谐联动。

  

  三、信息港如何支撑航空港?

  1、信息港的定位和建设目标

  郑州航空港将构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与之相适应,应当高起点、高标准、高程度地建设国际智慧信息港,采用先进的光网宽带、3G/4G信息通信网络,联合物联网、云盘算、大数据等先进技巧,构建国际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夯实智慧航空港基石;打造智慧产业服务平台,增进高端产业的凑集发展;营造绿色低碳、智能的智慧航空港环境,建设生态示范区;打造智慧城市运行与管理系统,构筑城市智慧中枢;供给智能化、国际化的民生服务,提倡数字新生活;打造公共应急和综合安全部系,全面提升保障程度。

  

  到2025年,智慧航空港综合系统基础创立完成,信息化程度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建成以“智能化生产、精致化管理、普惠化服务、数字化生活”为重要特点、极具国际竞争力的智慧航空港。

  届时,郑州航空港的光纤宽带网络笼罩率达100%,无线宽带网络信号笼罩城区所有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共建共享,建成高速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构建一批智慧港区服务平台,建设智能联合服务平台,城市运行实现100%主动化监测,E贸易电子商务平台连接全球贸易……

  2、信息港建设的契机与条件

  (1)设立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郑州成为中部地区信息中心。

  

  2013年国家批复在郑州增设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骨干网直联点就像信息高速公路网中的大枢纽,周边省份的数据信息通过大枢纽流入流出,辐射全国。

  这是12年来我国首次在京沪穗之外新设骨干直联点,堪称国家互联网顶层架构的一次重大调剂。

  

  郑州建设骨干网直联点后,不仅提升了网间流量的传输速度,也减少了数据绕转的环节,在河南及附近区域,电信、移动、联通等骨干网单位之间的跨网传输速度会大幅提升,还能实现数据在本地服务器储存监管,让网络变得更安全。

  河南的互联网流量再也不用从外地长途绕转了,这将大大提升河南网间流量疏通能力以及通信质量。

  

  设立直联点后,郑州不光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还将是全国通信交换枢纽。

  从此,郑州将成为中部地区信息中心

  

  直连点的设立,有利于增进河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及信息消费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云盘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高新技巧企业凑集。

  

  (2)多方协作,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巧建设智慧信息港

  河南省政府大力支撑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请求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发展委、能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厅、环保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郑州市政府等相干部门和单位对实验区内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项目简化审批流程,依法优先为电信运营企业办理方案建设允许、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竣工验收、电力配套、进口设备免税等手续,落实税收优惠扶持政策。

  对电信运营重点项目用电履行大工业用电电价政策

  

  3、通信基础设施方案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着眼未来,公、专网应联合

  通信专网在我国政府、部队、、铁路、金融、景象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有广泛利用,一般用于某个单位或行业。

  专网中的传输设施如明线、电缆、光缆或微波中继线路等,要根据国家规定自行建设或向通信部门租用。

  

  郑州航空港建设在通信指挥、通关等方面相对封闭,可能也需要通信专网。

  但作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作为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要做到“连通世界、辐射全国”,通信专网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另外,郑州航空港规模宏大、子系统众多、业务纷纷复杂的信息通信系统如果依托专网进行建设,则有诸多毛病。

  例如:通信子系统复杂,运行掩护成本高;组网复杂、节点众多,涌现通信障碍的概率高,通信质量难以保障;机动性和可扩大性不够;多种协议通信网络互连互通受限,性和互连性不足。

  

  (2)通信基础设施应共建共享

  重复投资、过度占用资源的问题,在以往的2G/3G时代非常明显,现在4G已经商用,4G基站建设也将大规模启动,如果不进行调剂,重复投资和资源糟蹋还将延续。

  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报告称,由于缺乏兼顾方案,通信基站的重复投资问题突出,造成土地资源占用后的闲置糟蹋、电能耗费等不可估计,且网络资源利用率广泛偏低、产生的效益极差,通信光缆利用率仅为1/3左右,增长了企业的折旧和运行掩护费用。

  据估算,如果三大运营商联合关闭1万个基站,可减少的支出将超过200亿元;如果减少10万个基站左右,运营商减少的开支将超过2000亿元,退还土地面积达数万亩。

  郑州航空港的通信基础设施应共建共享,以节俭前期投资和后续掩护费用。

  

  航空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智慧航空港综合系统基础创立完成,信息化程度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建成以“智能化生产、精致化管理、普惠化服务、数字化生活”为重要特点、极具国际竞争力的智慧航空港。

  到2030年,光纤宽带网络笼罩率达100%,无线宽带网络信号笼罩城区所有空间,建成高速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构建一批智慧港区服务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共建共享。

  

查看更多本类信息  加入收藏  返回上一页
最新消息
·2020中国(广州)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
·2020深圳国际电子智能制造展览会
·2020深圳11月国际自动化及机器人技.
·2020中国未来工业机械展
·2020第22届上海工业博览会
·2020广州汽车轻量化展览会
·2020广州国际空压机及气动技术展览.
·2020广州数据中心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2020上海低碳科技博览会
·2020上海化工新材料展览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