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债危机,欧洲经济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哀鸿遍野,惟德国风景独好 德国模式胜在何处?究其根本,除了德国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外,牛气十足的制作业是其抵抗欧债危机的铜墙铁壁。 无论是帐篷、钟表、桥梁,还是汽车、火车,德国制作总是那么耐用、可靠、精密。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距离制作业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汲取德国制作业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制作业摆脱困境、再铸光辉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德国4月制作业运动实现持续第10个月扩大,得益于产出和订单的增长,表明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在第二季开局稳健有力。 数据显示,德国4月Markit/BME制作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升至54.1,预期和初值54.2,高于3月终值53.7。 该指数高于50,表明行业运动扩大;若指数低于50,则表明行业运动萎缩。 Markit的分析师OliverKolodseike在数据颁布之后称,4月制作业PMI终值暗示德国制作业运动小幅加速,生产增长速度为近三年来的第二快程度。 Markit在报告中指出,该国工厂持续第12个月进步产出,企业将此归因于经济环境改良和订单增长。 德国统计局(Destatis)定于5月15日颁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报告,德国财政部和德国央行(Bundesbank)均预计该国一季度经济料录得强劲复苏。 德国制作的三位一体系统德国制作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重要得益于德国三位一体的系统保障。 一是科技创新系统德国制作的壮大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领先的产品技巧含量。 德历届政府十分器重制作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流传和人力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系统。 它的最大特点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和谐;企业承担2/3的科研经费,剩下的1/3由联邦政府和处所政府买单。 二是标准化和质量认证系统德国长期以来履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系统,为德国制作业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建立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最重要的制定机构为德国标准化学会(DIN),其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巧、环境掩护、卫生、消防、运输和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其中约9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 二是建立公平、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系统 既有效和谐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又确保了德国制作的质量,还整体提升了德国制作的竞争力。 据统计,德国标准每年为德国制作业创造价值达180亿欧元。 三是双轨制职业教导系统德国制作的成功离不开富有活力和高水准的技巧工人。 在造就技巧工人的过程中,德国重视推行双轨制职业教导,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导。 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安排到一线实习和培训。 政府对数百个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评判程度。 德国约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吸收双轨制职业教导,每周有三至四天在企业中吸收实践教导,一到两天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 职业学校教导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 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的培训职业多达350多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技巧工人的平均工资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与白领阶层相差无多。 正是这些技巧娴熟的工人把研发出来的蓝图变成精巧的产品,投放市场,赞助德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壮大竞争力。 (起源:工控中国) |